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

被遺忘的軍事防禦──西灣炮台


提及香港海防,相信一般人所知的是鯉魚門炮台,即現時香港海防博物館一帶。不過,除了鯉魚門及白沙灣炮台外,附近的西灣炮台同樣是香港海防的一部分。

早在1880年代,英軍在現今柴灣一帶如鯉魚門等地設置軍營。後來港英政府明白到香港島東面為防守的戰略重地,遂於附近的西灣設置指揮室、瞭望台及兩樽炮台,並配以掩蔽體,以作防備,1906年曾經一度被拆卸,至1920年改為防空炮台。

1937年西灣炮台 (取自網上)

2013年西灣炮台(角度偏右)



正因如此,由於炮台以對空作戰為主,至二次大戰期間,日軍於登陸港島的第一天,僅用30分鐘隨即攻陷西灣炮台,日軍更將此部分士兵帶至附近用作醫療救援的慈幼會中屠殺。戰後,西灣炮台仍用於軍事防衛,同樣以高射炮為主,不過據我估計由於戰後已和平,對於軍事防禦的需求不大,西灣炮台的使用率及重要性日益下降,加上香港正值回歸,英軍需要撤走,終至1987年完成其歷史任務,交還給政府保管,成為東區其中一個歷史文化遺產。

或許這個地方相比於鯉魚門軍營及炮台,規模較少,所在地方只有四個小軍營及一個大型的指揮地方,炮台亦只有兩樽,估計是作後援及輔助性質,在前線作戰應以鯉魚門炮台或魔鬼山一帶為主,故此其價值較低,在日後政府選擇興建海防博物館時,未有大力提倡此地。另外,炮床在該處仍然清晰可見,附近設有部分掩蔽體。軍營內部每間房間四通八達,有利防守打遊擊及逃走之用,在路途上亦看見大大少少類似防空洞或地道的小洞。



軍營門
軍營門
小型軍營,共四個


最大型的軍營


軍營的門
炮床共兩組


應是徽章的痕跡
我都想知係乜

通風口

防空洞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