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

人間煉獄──跑馬地馬場大火與戊午馬棚遇難士女公墓


如果要說香港盛行的娛樂活動,賽馬肯定是其中一項,九七香港回歸前夕,曾有「馬照跑,舞照跳」的諺語流傳,可見不管天大之事,賽馬仍然會在香港繼續盛行。不過,這項一直風靡全港的活動,在1918年曾經於跑馬地馬場發生過大火,成為香港史上最嚴重的火災,為香港賽馬活動寫下了一段悲壯的歷史。

1918年跑馬地馬場大火情況 (取自網上)
1922年東華醫院為大火所建的紀念墳墓
英國佔領香港後,由於英國人由地球的另一端來到偏遠的窮鄉僻壤,沒有任何娛樂活動,生活苦不堪言。不消數年間,洋人便於1844年引入賽馬活動解悶,12月更進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賽馬活動,迅速風行全港,極受歡迎,從此賽馬在華人社區及外國人圈子普及起來。當時的華洋文化差異很大,普遍洋人都歧視華人,屢屢發生華洋衝突。但是,只有賽馬活動不分華洋,將社區不同國籍的人士凝聚起來,在場邊為自己的馬兒吶喊呼歡,一時間成為了佳話。

這種活動極受時人歡迎,但馬場配套並不完善,終於釀成悲劇。當時馬場的看台只以竹棚和木板等搭成,設施簡陋,上層的觀眾在為賽事叫喊,下層就正正是熟食檔在煮食,其環境之簡單可想而知。在1918226日「週年大賽」的第二日,由於木棚上層擠滿了觀眾,終致不勝負荷,上層倒塌,馬棚下的熟食檔被壓倒,下層被上層的觀眾及木棚壓到,根本無法逃生,煮食爐具被上層壓到四處打翻,於是燒著木棚,引起連環大火,火勢蔓延至一發不可收拾。由於馬棚環境擠迫,又毫無逃生通道及防火設備,加上情況混亂,悲鳴求救嗚呼聲不斷,場內頓時由歡笑吶喊聲變成哭泣哀號的人間煉獄,無法逃生。事後清理現場時,發現約六百一十四具屍體,其中更有不少無法辨認其身份,失蹤者亦逾數百人。據說除了消防救援時束手無策外,由於屍體眾多,殮房根本上無收收容,很多屍體就此草草安葬於當時已經被荒廢,原為華僑種植咖啡豆的咖啡園。

有見及止,當時有份參與救災工作的東華醫院,四年後向華民政務司爭取到於咖啡園設置安置死者的墳場,終於所有死者全部移葬於咖啡園,並建立戊午馬桶遇難士女公墓作紀念,位於現今香港大球場東處山麓上。不過,後來政府興建大球場時,夷平數百墓穴,只是保留了公墓,即上文圖片的地方。

紀念公墓入口

指示位置

沿路所見
公墓設在大球場東邊山麓,於大球場入口處旁僅有一小樓梯走上去,大約十分鐘便可走到。公墓兩旁各有亭各塔一座,前面有些石級和石椅,供人坐下及參拜。其中公墓有中西融和的風格,正中間有中西士女之墓的石碑,兩旁刻有遇難人士的籍貫及名字,共666人,據說其中有些並非在該次大火喪生的人士,不過所刻大多數是華人,奇怪地反而洋人就較少,據筆者推斷可能遇難的環境惡劣,屬低下貧苦大眾的「地頭」,是華人的「擁躉區」,突顯了社會階級仍然存在;可能只是遇難的洋人因風俗習慣不同並未有刻入石碑中。右方刻有太平局官員李亦梅及盧頌所提的事發經過,左方則有英文刻著紀念馬場大火喪生者的字句,中間有一句對聯,「旅夢安歸驚斷離魂餘劫爐;馬蹄何處嘶殘芳草賸燒痕」,總結及慨嘆了是次事件,指時為民國十一年,由當年東華醫院總理立為紀念,現時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。可是,其位置相當隱蔽,並不易找,一般人沒有細心注意或不知有此事的話,基本上不會留意到,現已成為歷史的零星碎片,很少人會留意此事,十分可惜。

公墓門口

公墓門口

公墓牌扁

公墓正中

寶塔

刻有事發經過的石碑

刻有遇難者籍貫和名字的石碑

以英文紀念遇難者的石碑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