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

百多年的地區發展──公共浴堂


大家看日劇時,很多時候都會看到主角們在下班時到公共浴堂洗澡,或與友人談天等等。或許不少香港觀眾會覺得十分奇怪,為何不回自己家洗澡?而且與陌生人肉帛相見,「基」味濃烈。其實,在中國的文化裏,也曾出現類似的公共浴堂,宋代時期,民間公共浴池盛行,如宋吳自牧《夢粱錄.卷十三.團行》:「做靴鞋者名雙線行,開浴堂者名香水行。」,甚至大文豪蘇軾曾在泗州雍煦塔下澡堂洗澡後,寫了《如夢令》兩首詞,其中更指有擦背「揩背」等服務。不用奇怪,即使在香港,公共浴堂也一度興盛,西營盤西邊街與第二街交界,就有一所公共浴堂坐立於此。



這所公共浴堂呈長方形,分男、女浴堂,外牆披上粉紅色,據說這棟浴堂建於1900年代,一直供市民使用。在19世紀末,港島中西區一帶華洋雜處,其中西營盤一帶較多華人、低下階層人士及咕喱居住。當時華人普遍教育程度低,衛生意識不高,住所環境惡劣,港英政府曾多次希望展開不同的衛生政策,但被華人反對。例如第九任港督寶雲上任時曾極力希望改善香港衛生環境,委任了第一位衛生督察,及成立了衛生委員會,但因缺乏歐洲人在內,引起反對,成效不高。寶雲離任後,擔任代理總督的馬殊再次成立衛生委員會,又引來華人反對,因為改善居住衛生環境會令他們花費不菲去清拆樓宇,且過往一直得不到安置和賠償。到後來德輔成為第十任總督後,問題始漸漸改善。直至1894年香港連續爆發鼠疫後,政府開始強行推行衛生政策。不過當時幾任總由於當時華人生活水平低,飽受歧視,一般住所未必有浴堂,相信這類公共浴堂亦在當時應運而生,為華人提供一個清潔的地方。



從照片所見,這些公共浴堂至今已經多次翻新,而且現時生活水平比從前高,家中多有洗澡設備,加上市民衛生意識提高,對於這類公共浴堂需求不大,現時多是老人家或露宿者使用,因此公共浴堂數目已經寥寥可數,但從這些設施可以見證了社區發展,同時為貧弱者提供方便。

沒有留言: